之所以興起動手做薑汁咖啡的念頭,主要因源自迴紋針老師某日在Twitter上提及的「微辛辣咖啡享受」。好奇之餘,忍不住手癢Google了一下,結果從薑的旅行這篇轉貼文裡發現原來真有種薑汁咖啡,學名叫做Qishr。
然而,該文原作者褚士瑩並沒有提到Qishr這個字,其實就是Coffee的源始字源;同時也搞錯葉門的地理位置,其實應該是在阿拉伯半島南方,隔著紅海與東非的索馬利亞、衣索比亞遙遙相對,而非文中提及的北非。
大概因為從那篇文章看出幾點謬誤,所以索性也在About.com找了Ginger Coffee的確實作法,兩相比對之後,再趁著週休假日來實作薑汁咖啡。
首先,準備好薑汁咖啡的材料:
接著,分別把薑跟咖啡豆磨碎,由於咖啡粉末是要直接倒入鍋內煮,為了怕萃取過度,所以特別把咖啡豆的顆粒磨得粗一些。
所有材料準備妥當後,全部一起倒入鍋中。開中火煮至沸騰、冒出泡沫,再將鍋子從爐火移開,等泡沫消失後,再放回爐上煮。如此重複三次之後,關火,就大功告成了。
由於家裡的濾紙用光了,加上咖啡與薑的顆粒還算粗,所以用茶球權充濾材還頗恰當好用。
煮好過濾後的份量,正好可做成原味及加入鮮乳兩種口味各一杯。談到薑汁咖啡的滋味,原味初入口只覺得圓潤滑順,等到入喉,一股微辣溫熱突然發作,接著薑汁混著咖啡的氣味直嗆入鼻息。感覺上,與其說像加了某種香料的咖啡,倒不如說更像是某種嶄新飲品。但總之,就加了香料的咖啡而言,果然硬生生把肉桂給比下去了。
另外,不知道是否因為先嚐了原味薑汁咖啡的緣故,加了鮮乳的薑汁咖啡嚐起來則遠比想像中要淡得許多,大概只合適怕辣的人來飲用吧。不過,經此一試,我倒是不大推薦這種作法,因為即便對不吃辣的人來說,原味薑汁咖啡也還不致辣到難以入口的程度,加鮮乳或奶精,似乎都只會讓薑汁咖啡喝起來猶如隔靴搔癢,怎麼嚐都總覺隔了一層,彷若入寶山而空手歸那樣嚐不到妙處。
Qishr 註解小百科:
聽起來像喝黑糖薑湯。
多了異國風味。
:)下次可以的話嘗試看看濾泡式的咖啡煮法,另外加入薑汁,這樣應該會更香醇許多(咖啡會因為沖泡的方式而改變香醇度…^^”比起全部丟到鍋子裡面煮…味道匯差很多的|||)(當然濾泡式要沖得好…也不太容易就是了[技法&沖泡時呈現的狀態else都要相當注重才行])
Rach:
往薑湯路線想去的話,是也可以說是異國風的薑湯。
果凍喵:
其實是因為Qishr跟所謂的土耳其咖啡的正統煮法如此,
不然,我還真的沒試過這種咖啡製法,
然後,根據我的實驗發現:
就同樣的豆子來說,直接煮並不會破壞咖啡的味道,正如你說的,有種種細節需要隨著烹調方式注意調整,萃取時間、水量跟磨豆顆粒粗細都可運用來煮出不致走味的咖啡。
我還真的沒試過這種咖啡製法.
也不太容易就是了